香港“双钩”书法家张保声最近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对“双钩”书法感兴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摄
“双钩”书法始于南朝,盛于唐宋,是一种用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张保声告诉记者,南朝时没有印刷技术,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书法家就按作品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墨,让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如《兰亭集序》《万岁通天帖》《平安帖》等皆由唐宋名家以此方式保留真迹。
出生于“古建筑之乡”广东汕尾的张保声,受身为石刻、微型山水盆雕民间艺人的外祖父,以及从事古建筑、擅丹青的祖父影响,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从小就喜欢涂鸦。初次接触“双钩”书法,是受其外祖父的熏陶。“因我小时候顽皮淘气,只有在写书法时才得到外祖父称赞和奖励。”
张保声说,之所以喜欢“双钩”书法,还有一个原因是其“书写方便,可就地取材”。无论树枝抑或随便一支笔,都可写出任意大小的“双钩”字。经过对大家名帖年复一年的临摹,张保声终于练就了一手“脱影双钩”(即不用临摹便可写成)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常言道“见字如晤”。张保声笔下的字,时而飘逸而出,时而劲风斗转,时而连绵不断。不论任何字体,他都熟稔于心,顷刻间一幅“双钩”书法跃然纸上,用独特手法呈现汉字的美感。
1979年,张保声移居香港,从事建筑行业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他仍未放弃对“双钩”书法的热爱。经多年孜孜不倦的研习,张保声在保留“双钩”书法艺术美感的基础上,融各家之所长,不断推陈出新。
在张保声看来,要传承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最好的方式是在传续中创新。如今,他的“双钩”书法不仅从最初的整体“双钩”演变出了叠字“双钩”、汉字合体“双钩”,还吸收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将书与画结合,创造出“字中有画”的“双钩”书法。
在港生活多年后,张保声对香港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情有独钟,更深谙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新定位。近些年,张保声不仅在香港举办展览以推广“双钩”艺术,还远赴重洋到美国、东南亚等地设展,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双钩”书法、了解中国文化。每次展览,他的艺术作品都会令观众倍感震撼。
作为“双钩”书法技艺的传承人,张保声更希望年轻人对“双钩”书法感兴趣。他对记者说:“最近几年,我也参加了一些‘非遗进校园’的项目,向香港的青少年学生普及‘双钩’书法等,希望把更多知识传播给下一代,让他们好好认识中国的国粹、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完)
春运首日 北京铁警举行安全出行宣传活动******url:https://m.gmw.cn/2023-01/07/content_1303247349.htm,id:1303247349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2023年春运首日,北京铁路警方在北京、北京西、北京南、北京北、北京丰台、北京朝阳、清河、张家口、承德南、廊坊等10大客流集中的火车站开展安全出行宣传活动。 春运首日,北京铁警向旅客赠送兔年吉祥物。王海蛟摄 活动现场,北京铁警通过制作的安全提示展板介绍安全常识,并在各大火车站推出“安全出行”二维码,旅客通过扫码关注可以及时了解安全出行注意事项。此外,北京铁路警方还向返乡过年的旅客们赠送了大红的福字和兔年吉祥物,使旅客们在提升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旅途中浓浓的“年味”。 春运首日,北京铁警正在巡逻。王海蛟摄 记者还了解到,春运期间,北京铁路警方将组织专门警力对客流集中的大站加强治安秩序维护和专项打击整治。同时,北京铁路警方将组织专门警力添乘重点旅客列车,严打盗窃旅财、霸座占座、醉酒滋事等违法行为。(郝萍、实习生范孟喆)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